伊万老辣,国足年轻。
“对阵印尼的比赛,才是真正战斗的开始。”伊万科维奇这句话的背后,蕴含了他对比赛的深刻理解和战术的独到见解。外界从最初的质疑到如今的敬佩,见证了这位老帅辛辣的目光和战术革新的威力。
自从琦玉惨败后,伊万科维奇不断进行战术试错,面对沙特和澳大利亚的挑战,他始终坚持调整与探索。然而,他并未因此气馁,而是在与印度尼西亚和巴林的比赛中及时找到了止损的方法。在与日本的“二番战”中,他更是以一种铤而走险的姿态,坚持“以我为主”的战术原则,让国足的出线前景更加明朗。
在与日本的比赛中,尽管面临众多主力伤缺停赛的困境,伊万科维奇却并未趋于保守。他排出了4-4-2的进攻阵型,重新启用了自己青睐的菱形中场。林良铭和韦世豪的机动性得以充分发挥,持续对日本的三后卫施压。谢文能、曹永竞、徐皓阳以及王上源组成的新中场组合同样表现出色,延缓了日本队的推进速度。朱辰杰和蒋圣龙领衔的后防线一如既往地稳健,年轻的防线在后方不仅持续与对手纠缠,更是在一定程度上压缩了对手的射门空间。
伊万科维奇的到来,对国足最大的改变就是解决了“锋无力”的难题。他提升了国足中前场的压迫性,甚至以牺牲控球率为代价。在对阵印尼和巴林的比赛中,他有意让国足舍弃控球率,持续对对手的后腰球员施压。这种战术在厦门对阵日本的比赛中得到了延续,国足持续对日本防线施压,最终攻破了日本队的城门,这也是日本在18强赛中首次被对手攻破防线。
国足在战术选择上不再被人牵着鼻子走,更多的“以我为主”让国足在气质上完成了蜕变。阵容年轻化也是伊万科维奇的一大战略举措。与2024年首战相比,18强赛国足首发阵容的平均年龄明显下降,更多年轻球员得到实战机会,如胡荷韬、汪海健等。这些年轻球员的积极态度和更强的跑动能力在对阵日本和巴林的比赛中均有体现。
面对未来的18强赛余程,国足需要延续此前积累的良好态势,稳定心态并进一步解决定位球的防守难题。同时要慎重选择主场优势,研判好新赛季的开赛时间,保证国脚的训练和比赛强度。而归化球员事宜是否需要重新提上日程也是值得关注的问题。
伊万科维奇自上任以来的争议与突破并存,他在下课风波中帮助国足完成了战术革新和阵容的年轻化,为自己和国足赢得了更宽松的舆论环境和试错空间。如今这支年轻的国足已经重拾信心,让球迷看到了更多的希望。他们将带着老帅的智慧和自己的努力,继续在足球场上拼搏,为中国足球的未来书写新的篇章。